到日本常常會有年代錯亂的感覺。不同的場域中,大家居然可以如此賣力地演出不同的時代劇與對味的氣氛,好堅決的民族性!
在全世界最大的魚市「築地」,觀光客絡繹不絕地想要吃一口最新鮮的握壽司、生魚片;日本當地遊客則搶購一盤盤的新鮮活魚與海鮮乾貨等,整個市場喧嘩不已。
但在魚市的巷弄中,則發現一間「愛養咖啡店」,開業已2~30年,咖啡只有一種綜合口味,器具只有一種大大的美式壺,進來的人也只有一種--當地的漁販,尤其在早上9~10點多,當大家忙完早晨的批發訂貨後,終於可以找一個地方小憩一下、讀讀報與聊聊天等,非常傳統與樸素的咖啡館。頃刻間小津安二郎黑白電影裡,庶民瑣碎與平靜生活片段,就這樣一幕幕地跳出,低角度的靜觀攝影好像就要展現這種氛圍嘛,卻怎在今日的東京還被人撞見呢?!真是奇妙地難以言辭。
走出咖啡店,外頭也有一攤賣咖啡豆的小店家,一桶桶的藍山、曼特寧、巴西、哥倫比亞等,種類齊全,價格也很親民,500g才日幣800多元,進去購買的幾乎都是市場當地的人們….原來在築地,搶吃生魚片的苦差事是觀光客才做的事;優閒喝杯咖啡才是當地人生活的享受。
若說築地市場擁有的是「江戶版的庶民咖啡」,其實在東京市區也有非常「歐陸版的庶民咖啡」,其中Caffee Veloce 就是根據筆者自身的感觀統計,數量最多的一間,幾乎在商業區中是左彎一家、右拐又一家地茂密。其中被稱為「歐陸派」是因為它整體店面的裝潢,如同置身巴黎的任一家咖啡館,有著深紅色的牆面、高掛的藝術燈與木製的個人桌椅等。
但又被稱為庶民咖啡,卻是因為其價格也很親民,一杯咖啡幾乎才台幣50元,與台北平價連鎖咖啡館價格相當,其提供的產品很直接,不花錢在增購全自動機器上,而是直接使用有美式壺煮咖啡,因此可以喝黑咖啡或者加入熱牛奶的歐蕾咖啡兩種,在市區中似乎也成為大家談事情、消磨時間的好去處,早上十點不到又已客滿了….
其實不論是那種版本的庶民咖啡,似乎都能反應日本人人愛喝咖啡的文化,同時整個咖啡的市場定位也很明確地做區隔:想要做花式咖啡的店家就應該好好地研究配方、技術、設備等;但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,也沒關係,提供大家一杯杯平價又順口的黑咖啡也是不錯的走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