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獨特的場域,令人迷戀、也令人迷失…。
當我踏入此地第一刻起,
確實有種無法形容的震撼感產生 !
東京國立新美術館,2007年1月21日開幕,由黑川紀章所設計,其外牆由一片片透明玻璃組成,如波浪般的造型,可以將紫外線完全隔絕,卻也讓陽光充分引入,完美地與周邊環境產生聯結。
同時室內採用超挑高的空間設計,搭配灰色清水模的兩座高塔,站在館內會發現,隨著不同時間與不同光線的微妙調和,彷彿整個空間都具有四季變化般的生命動感。
館內的四周放置好幾款北歐設計經典名椅,有鮮明色調的蛋椅或者優雅大方的天鵝椅等,讓参觀者在館內或歇腳、或欣賞地輕鬆自在隨意享受!
該館的每層樓中,都放置了讓人輕鬆的咖啡廳,如3樓上,延攬自法國廚神之稱的Paul Bocuse在高塔上開設餐廳,美食與藝術的結合,增添了國立新美術館的話題性;而2樓中,則結合時尚雜誌Vogue合開了咖啡甜點館Salon de Thé Rond;在地面一樓裡,則是較大眾化的咖啡館Café Coquille。看到如此咖啡滿館的榮景,真是感到大驚訝。
過去,其實常在討論,美術館的目地到底為何?是服務社會精英們來蒐集精品的場域,還是真是滿足社會上各種人們的真實期待?
印象中,兒時走入台北市立美術館,門口先買票,入內收票後,則依造其動線規線看完所有的展館,最後走到地下室,靠近演講廳的角落,終於有一個燈光灰暗的休憩區,可以買杯飲料與輕食等,但上一分鐘所見的美好藝術景象,早已經被嚇跑了。這就是我腦海底,美術館的最後記憶。
但在走入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的第一刻起,我則被滿滿的咖啡座人潮所震住,透明玻璃裡的陽光灑落一地,是人們愉快、開心的表情,老人、小孩、家庭、情侶…都在美術館中獲得歸屬感。但往上探去,一層又一層不同等級的咖啡館,則又讓我感到可怕,有包裹時尚金衣的咖啡館、更有歐洲名廚所代表的頂尖餐廳,在樓的上空中,有俯視著芸芸眾生的感觸。
美術館應是擁抱人群的場域,讓人們可以在其中觀看不同的世界風景,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確實給我這樣的味道。
這日在美術館中,看著光影的轉換與變化,與人們在其中或歡樂、或沉醉、或迷失的表情,真是迷人。